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是電力系統、通信基站、建筑防雷等領域檢測接地系統安全性與有效性的核心設備,其測試結果直接關系到設
備絕緣保護、人員觸電防護及系統抗干擾能力。為確保測試數據準確、操作安全合規,需嚴格遵循以下使用規范,涵蓋測試前準備、
操作流程、數據處理及安全注意事項四大核心環節。
一、測試前準備:奠定準確測試基礎
測試前的充分準備是避免數據偏差、保障操作安全的關鍵,需從 “設備檢查 - 現場勘察 - 環境確認 - 人員防護” 四方面落實:
1. 設備及附件檢查
主機狀態:確認測試儀外觀無破損,顯示屏、按鍵、接口(如測試線接口、電源接口)完好;開機后自檢正常,無報錯代碼(如
“接線錯誤”“電池欠壓”),電池電量充足(若為便攜式),或外接電源電壓穩定(220V±10%,50Hz)。
測試線與附件:檢查測試線(電流線、電壓線、接地線)是否存在破損、斷裂、接頭氧化情況,線徑需符合測試儀額定電流要求(通
常電流線≥2.5mm²,電壓線≥1.5mm²);確認輔助接地極(電流極 C、電壓極 P,通常為銅棒或鋼板)無銹蝕,與測試線連接牢
固。
校準驗證:若測試儀長期未使用(超過 6 個月)或測試數據異常,需先用標準電阻箱(如 1Ω、10Ω、100Ω 標準電阻)進行校準,
確保測試誤差在設備說明書規定范圍內(通常 ±2% FS)。
2. 現場勘察與環境確認
接地網信息核對:明確被測大地網的設計參數(如接地網面積、埋深、材質)、接地引下線位置(需選擇無銹蝕、直接與接地網連接
的引下線,避免從設備外殼間接測試),避免測試點存在油漆、氧化層(需提前用砂紙打磨至金屬裸露)。
干擾源排查:遠離強電流設備(如變壓器、大電機)、高壓線路(≥10kV)及高頻干擾源(如變頻器、無線基站),避免雜散電流、
電磁場對測試信號的干擾;若無法避開,需在測試時開啟設備 “抗干擾模式”(如工頻濾波、異頻測試)。
天氣與環境要求:嚴禁在雨天、雪天或地面積水時測試(接地電阻受濕度影響極大,數據無效);測試環境溫度需在設備工作范圍
(通常 - 10℃~50℃),避免高溫暴曬或低溫凍害導致設備故障。
3. 人員與安全準備
人員資質:操作人員需具備電氣安全知識,熟悉測試儀說明書,嚴禁無證人員操作;若測試對象為運行中的電力設備接地網,需提前
辦理 “工作票”,確認設備已斷電、驗電、掛接地線,設專人監護。
防護裝備:佩戴絕緣手套、絕緣鞋,若測試現場有高空作業(如接地引下線接線),需系安全帶;測試線接線時,需確認測試儀已斷
電,避免 “帶電接線” 導致設備燒毀或人員觸電。
二、測試操作流程:規范步驟確保數據準確
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常用 “三極法”(電流極 C、電壓極 P、被測接地極 E),部分場景(如大型接地網)需用 “四極法”,核心
操作流程如下:
1. 輔助接地極布置(關鍵步驟)
布置原則:電流極 C、電壓極 P 需與被測接地極呈 “直線分布”,且滿足 “距離要求”——
電流極 C 與接地端的距離(DCE):≥2 倍接地網對角線長度(或≥100m,若接地網面積較小),確保電
流極處無被測接地網的電流影響;
電壓極 P 與接地端的距離(DPE):≈0.618×DCE(基于 “零電位點” 理論,最小化測試誤差),若現場空間受限,可調整為
0.5×DCE~0.7×DCE,但需在測試報告中注明。
接地極安裝:將電流極、電壓極垂直打入地下,深度≥0.5m(若土壤干燥,可澆水濕潤,確保接地良好);若地面為巖石,可采用
“水平接地極”(如銅帶平鋪,覆蓋濕土),避免接地極接觸不良導致測試數據偏大。
2. 設備接線(按 “先接地,后接 P、C” 順序)
接線順序:先將測試儀的 “接地端”(被測接地極)用測試線連接到接地引下線(打磨后的金屬點),再連接 “P 端”(電壓
極),最后連接 “C 端”(電流極);接線時需確保接頭擰緊,無松動(接觸電阻會導致數據偏差,可涂抹導電膏優化接觸)。
線序核對:嚴禁將電流線與電壓線接反(會導致測試數據嚴重偏小,甚至設備過載),需對照測試儀面板標識逐一核對,確認無誤后
再通電。
3. 儀器參數設置與測試
參數選擇:開機后,根據測試需求設置參數 ——
測試方法:默認 “三極法”,大型接地網選擇 “四極法”(需額外連接輔助接地極);
測試頻率:優先選擇 “異頻測試”(如 40Hz、60Hz,避開 50Hz 工頻干擾),若現場干擾小,可選擇 “工頻測試”;
測試電流:根據接地網大小選擇(通常 5A~30A,接地電阻較小的大型接地網選大電流,提高數據穩定性),避免電流過小導致抗干
擾能力弱。
啟動測試:確認參數無誤后,按下 “測試鍵”,儀器自動輸出測試電流,采集電壓信號,計算接地電阻值;測試過程中禁止觸碰測
試線、輔助接地極,避免干擾信號或觸電風險。
多次測量:為確保數據可靠,需在同一條件下連續測試 3 次,若 3 次數據偏差≤5%,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;若偏差過大(>
10%),需排查接線、輔助接地極接觸或干擾問題,重新測試。
4. 測試后操作
設備斷電與拆線:先按下 “停止鍵”,關閉測試儀電源,再按 “先拆 C,再拆 P,最后拆 地” 的順序拆除測試線(避免先拆接地導
致電壓極帶電);整理測試線時,避免打結、拉扯,防止線芯斷裂。
輔助接地極回收:將電流極、電壓極拔出,清理表面泥土,與測試線一同收納(避免丟失或損壞);若現場為電力設備接地網,需拆
除臨時接地線,確認設備恢復正常狀態后,辦理 “工作票終結”。
三、數據處理與報告:確保結果可追溯
1. 數據有效性判斷
排除異常數據:若測試數據遠超設計值(如設計接地電阻≤1Ω,測試值≥5Ω),需檢查是否存在 “輔助接地極接觸不良”“測試線
斷裂”“干擾源未排除” 等問題,重新測試;若數據為 “0Ω” 或 “無窮大”,需排查接線是否短路或開路。
環境修正:若測試時土壤濕度、溫度與設計工況差異較大(如干旱季節),需根據《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》(DL/T 475)進
行修正,標注修正后的實際接地電阻值。
2. 報告編制要求
測試報告需包含以下核心信息,確保可追溯、可審計:
基礎信息:測試日期、地點、環境(溫度、濕度、天氣)、測試人員、設備信息(測試儀型號、編號、校準日期);
被測對象:接地網名稱、設計參數(面積、材質、接地電阻要求)、測試點位置;
測試數據:3 次原始測試值、平均值、修正值(若有)、是否符合標準要求;
問題與建議:若接地電阻超標,需分析原因(如接地網腐蝕、土壤電阻率升高),提出整改建議(如補打接地極、更換腐蝕引下
線)。
四、安全注意事項:杜絕人身與設備事故
帶電設備禁忌:嚴禁對運行中的高壓設備(如 110kV 及以上變壓器、開關)接地網進行測試,必須先斷電、驗電、掛接地線,設專
人監護,防止 “跨步電壓” 或 “接觸電壓” 觸電。
測試線安全:測試過程中,測試線需遠離尖銳物體、高溫設備,避免絕緣層破損;禁止將測試線橫跨道路或通道,若無法避免,需用
警示帶圍蔽,設 “小心絆倒” 標識。
設備保護:避免測試儀受到劇烈撞擊、淋雨或暴曬;長期不用時,需將電池充滿后存放(每 3 個月補充充電一次,防止電池虧電損
壞),主機與附件分開收納,置于干燥通風環境。
應急處理:若測試中出現儀器冒煙、異響或人員觸電,需立即切斷電源,使用絕緣工具斷開測試線,對觸電人員進行急救(如心肺復
蘇),并上報相關負責人。
五、引用標準
本規范主要依據以下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制定,實際操作中需結合具體場景與設備說明書調整:
《接地裝置工頻特性參數測量導則》(DL/T 475-2017)
《電力安全工作規程 電力線路部分》(GB 26859-2011)
《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》(GB/T 21431-2015)
通過嚴格執行上述規范,可確保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數據的準確性、可靠性,為接地系統的安全運行提供有效保障。